nba赌注平台|官网-app下载

图片
新风文韵润黔东
时间:2025-04-23    来源:贵州日报    

  新风文韵润黔东

  ——铜仁持续加强文化建设和文明新风培育

  老木屋、青瓦片、碎石子……这些寻常物件,在从事设计工作多年的唐吉眼里,却成了不寻常的宝贝。在梵净山脚下的铜仁市江口县太平镇云舍村,他利用这些宝贝,结合土家族传统文化和建筑风格,垒成了村里第一家民宿——云舍里。

  春暖花开的时节,云舍里总是一房难求。唐吉说:“土家族的文化基因让砖石瓦砾都有了灵魂,也让民宿获得了持久的生命力。”

  云舍,这个背倚梵净山、面朝太平河的古老村落,完整保存着土家族的建筑风貌与民俗传统。小桥流水的景致与悠远厚重的文化交融,使其有“中国土家第一村”的美誉。

  如今的梵净山下,上百家像“云舍里”这样的特色民宿如雨后春笋般涌现,通过深度注入地域文化元素,不仅塑造了“梵净山旅居”品牌的核心内涵,更成为助推铜仁建设世界级康养旅居目的地的文化支点。不仅突破了传统住宿功能,还进化为集文化展示、生态体验、乡愁记忆于一体的复合型载体,打造出让人沉浸式感受黔东风土人情的深度体验空间,为现代旅居注入了鲜活的文化生命力。

  巍峨梵净,如玉锦江。地处武陵腹地的铜仁,自古就是连接中原与西南的重要通道。3000多年来,汉、苗、土家等各民族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繁衍生息,演绎了流传千古的动人故事,谱写了绚丽多彩的人文诗篇。

  用好文化瑰宝,铜仁坚持保护第一、合理利用和最小干预原则,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。

  铜仁市创新“非遗+”模式,深入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,切实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水平。2020年颁布《铜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》,为传统文化保驾护航。

  以山水为根,用文化铸魂。近年来,铜仁市坚持以文塑旅、以旅彰文,全方位涵养生态、丰富业态,全力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。

  清明假期,中南门历史文化旅游区,身着民族银饰的非遗巡游队伍穿梭于古城街巷间,让游客沉浸式体验传统文化的独特韵味。

  松桃“村晚”、印江“村戏”等“村字号”品牌也迅速出圈出彩,把黔东大地上的优秀文化,转化为引客引流的流量密码。

  在打响文化品牌的同时,该市还不断做实文化惠民文章,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,提升群众的幸福感。

  2024年,铜仁市在中南门放映了230多场露天电影,常态化开展百姓大舞台、周末非遗秀、梵净山歌会(村歌会)、篝火晚会等文化活动460余场。此外,《青绿缤纷》等原创歌曲频频获奖,《春风化雨》《浴血困牛山》等影视作品备受好评,有力地增强了文化自信,提升了文化软实力。

  文化是增进民生福祉的关键因素,也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。铜仁以“仁”为名,更以“厚德铸铜·仁义致远”为城市精神。多年来,铜仁市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深挖“仁义之城”的精神内核,通过以文铸魂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。

  铜仁市持续深化文明培育,创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“六进六促六树立”宣传教育活动等,引领全市人民坚定信心、迎难而上、勠力同心、团结奋斗。

  深入开展“孝老爱亲”四项行动,举办“我们的节日·重阳”新时代文明实践集中市级示范活动,开展《铜仁古今孝道故事》编辑和“田秋杯”铜仁孝道文化主题征文评选活动等,大力弘扬新时代孝道文化。

  推动乡村学校少年宫提档升级,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;持续推进“铜城仁者”荣誉体系建设,着力弘扬社会正能量。

  与此同时,铜仁市还不断深化拓展文明实践,推动全市12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、182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、2932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提档升级,累计开展文明实践活动1400余场次,服务群众20万余人。

  在移风易俗方面,制定《nba赌注平台|官网-app下载:规范城乡居民操办酒席的指导意见》,着力整治滥办酒席之风,推动落实殡葬领域移风易俗,推广文明积分等有效做法,探索“合约食堂”等治理模式,让乡风文明蔚然成风。(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杨 聪)

  一审:赵来睿

  二审:向滟伶

  三审:罗 婧

  1. 上一篇:
  2. 下一篇:深化全民阅读 建设书香六枝
责任编辑:罗靖
网站群

主办单位:中共nba赌注平台|官网-app下载:委宣传部 省精神文明办版权所有:nba赌注平台|官网-app下载

公安备案号:52038202001015ICP备案号:黔ICP备10003211号

技术支持:多彩贵州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