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月,正值采茶好时节。
遵义市湄潭县茫茫茶海之中,抄乐镇群丰村景美村俏,村民们心无旁骛地忙着采茶,民风淳朴,乡风文明。
4年前,这里是另一番景象:“五一”前后,正是人们请客吃酒的“旺季”,邀请吃席的短信、微信响个不停,“去吃酒”成为村民间寒暄的问候。
“最害怕别人喊你去耍,这就意味着他家要办酒。”群丰村党总支书记、村委会主任廖良峰说,左邻右舍顾及人情面子,稀里糊涂就吃酒送礼去了。就算人到不了,“人情”也要带到才行。
以往,村里哪家有红白喜事,大家都会主动前往祝贺、吊唁,奉上薄礼以表心意。礼尚往来约定俗成。
然而,慢慢地酒席变了“味”,有人借机敛财,办酒的名目更是层出不穷——
除红白喜事外,房子酒、生日酒、满月酒、升学酒……更有别有用心的人,虚构“买房”办酒。买房是假,收礼是真。
吃席的人当面恭喜背后骂,为邻里关系不和埋下隐患;办席还造成铺张浪费,耗费人力财力……滥办酒席百害而无一利。
“滥办酒席歪风不止,发家致富无望。”村民们决定,来一场整治滥办酒席的“自我革命”。
同时,湄潭县也聚焦群众需求,出台《湄潭县红白理事会建设方案(试行)》等文件,创新推行“车不过十,礼不过百”红白理事会助推乡村治理,约束农村婚丧事大操大办、高额彩礼、酒席铺张浪费、滥办酒席等不良风气,大力加强文明乡风建设。
在群丰村党组织的引领下,50多名村民代表围坐在一起开会,痛斥滥办酒席带来的弊端,并结合县有关制度要求,商量改变之策。
“除了红白喜事,其他酒一律不办”“摆席时间也不能过长,要有度”“礼金送多送少是个心意,不能相互攀比”……群丰村“刹酒风”的村规民约在村民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中定了下来。
村里“刹酒风”后,村民陈永奎从吃“转转酒”的困扰中解脱出来,有更多的时间下地干活。去年,陈永奎通过精心管护自家的5亩茶园,家庭增加收入近4万元。
“无酒一身轻,少了违规酒席,村民一心围着村里的产业转。”廖良峰说,群丰村发展7100多亩茶园,是湄潭县第一批实行“统防统治”的茶园之一。目前,群丰村已成为湄潭县欧标茶的核心产区,每年每亩茶园能为茶农带来收入9000元以上,已然成为人们增收致富的“绿色银行”。
乡亲们都说:“酒席少了,负担轻了,民风淳了,发展快了。”(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鲁 毅 权若青 潘德玉)
一审:赵来睿
二审:向滟伶
三审:罗 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