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ba赌注平台|官网-app下载

图片
【圆梦工程】从“做不到”到“做到”:帮助孩子建立成长型思维,促进积极发展
时间:2025-04-29    来源:“心育心援行动”微信公众号    

  4月24日晚,北京师范大学2025年“圆梦工程”心育心援计划行动第一期家长直播课顺利开展。来自云南、贵州、山西、四川、河南、河北六省十五个区县的超过5.9万名中小学生家长观看了本期直播课。本次课程特邀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教授、中国心理学会认定心理学家林丹华开展以《从“做不到”到“做到”:帮助孩子建立成长型思维,促进积极发展》为题的讲座,林丹华通过生动的案例与前沿科研成果,为全国数千名家长解析如何通过“成长型思维”激发孩子的终身发展潜能,助力家庭教育走出焦虑与误区。

  直播伊始,林丹华直击家庭教育与亲子沟通中的痛点问题,例如“别人家的孩子更聪明”“孩子遇挫就放弃”“抵触批评”,揭示了这些常见问题的背后实则是“固定型思维”。她以国外对出租车司机大脑研究为例,指出大脑具有可塑性,另举出斯坦福大学研究阐明父母的思维模式会影响孩子一生的道理。这些发现为家长注入强心剂——孩子的潜力并非天生注定,父母的正确引导可以帮助孩子学会将挑战视为成长的机会,从而获得进步。

  如何将理论转化为行动?林丹华给出“赋能沟通四步法”:用“妈妈看到你每天主动请教老师”替代“你真聪明”,将失败解释为“暂时未掌握”,而非不具备天赋。此外,林丹华强调了建立清晰的夫妻、亲子系统界限的重要性。她特别提醒家长警惕陷入“心理控制”的陷阱,例如“不听话爸爸就不爱你了”等语言会剥夺孩子的自主感,自由的情感表达才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石。

  家庭教育不是为了培养“完美孩子”,而是要让孩子相信每一次的“做不到”,都是“做得到”的起点。课程尾声,评论区掀起互动热潮,家长们纷纷表示林丹华介绍的知识帮助自己提升了对孩子的理解,更加清晰了未来与孩子沟通互动的方式。这次活动展示了北京师范大学2025年“圆梦工程”对广大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与支持,同时也体现了项目在服务社区家庭、促进家庭和谐方面的决心与行动。

  一审:赵来睿

  二审:向滟伶

  三审:罗 婧

  1. 上一篇:
  2. 下一篇:【圆梦工程】北京师范大学2025年“圆梦工程”课题研究申报工作说明会暨“我爱我·学生心理健康月活动”培训会顺利召开
责任编辑:罗靖
网站群

主办单位:中共nba赌注平台|官网-app下载:委宣传部 省精神文明办版权所有:nba赌注平台|官网-app下载

公安备案号:52038202001015ICP备案号:黔ICP备10003211号

技术支持:多彩贵州网